近日,我院仲兆祥教授与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邢卫红教授、刘泽贤教授以及莫纳什大学王焕庭教授合作,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影响因子:79.8)发表重磅评论文章“Inorganic solid-state electrolyte membranes for lithium extraction”,系统阐述无机固态电解质(ISSEs)作为离子选择性膜在海水直接提锂中的革命性潜力。这一技术突破不仅有望解锁海洋中2300亿吨锂资源的开发,还将为全球绿色能源供应链注入新动能。
ISSEs膜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前沿,ISSEs膜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天然筛选”能力,但大规模应用需解决材料脆性和成本问题。未来需融合材料学、化学工程与人工智能,优化膜结构设计,ISSEs膜技术的突破将重塑全球锂资源格局。随着卤化物基材料研发加速,以及绿色制膜工艺的成熟,“向海洋要锂”或成为碳中和时代的关键拼图。这一技术的商业化不仅关乎能源安全,更将推动人类向可持续未来迈进。同时文章指出,海洋提锂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需政策与产业链协同。若稳定性难题攻克,十年内海水锂成本有望降至2万美元/吨,与盐湖提锂持平。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作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审核:张雪英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78-025-00808-z
下一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扬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开展访企拓岗和产学研合作交流
【关闭】